资源环境研究_全球气候治理专题

  • 全球气候治理“双过渡”新阶段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王彬彬;张海滨;

    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后,全球气候治理的不确定性增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中美携手发挥气候领导力的格局被打破,新的领导力格局待定;减排模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过渡,"自下而上"是一种创新,没有经验可循。由此,全球气候治理体制在现阶段的典型特征是进入"双过渡"新阶段。"双过渡"新阶段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应在战略层面做出选择,明确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气候领导力,巩固来之不易的全球气候治理共识,将全球气候治理的经验贡献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贡献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17年03期 v.17;No.9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 科学认知、制度设计与国际气候评估改革

    董亮;

    世界各国于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明确了2020年后国际气候评估的支撑作用,体现了国际气候合作对大规模科学评估的依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作为评估的组织方,确保政策相关性的同时,评估过程必须更具透明度和开放性。面对2018年《特别报告》及之后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IPCC需调和谈判大国(报告使用者)与国际科学界(评估参与者)之间的需求矛盾,强化自身的严谨性与实用性,进而推动未来国际气候治理的发展。

    2017年03期 v.17;No.95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学术讯息

资源环境研究_环境资源法

  •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环评制度之比较:立法框架、行政执行和司法实践

    金自宁;

    环评被公认为环境风险规制的有效工具之一。对比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两地环评立法框架,可发现台湾地区有多项内容规范较为细密,但整体而言两地异中有同;环评审批实证数据显示两地环评文件审批通过率均居高不下,同样面临实质性公众参与不足等挑战;环评诉讼案例的对比则揭示了大陆较早地解决了台湾地区长期争论不休的环评审批可诉性和当地居民之原告资格问题,但针对涉及高度专业性判断之环评如何进行司法审查,台湾法官表现得远较大陆法官积极和能动,同时在台湾热烈讨论中的环评否决制存废问题在大陆并未引起相应关注。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彼此参照互相借鉴有利于促进环评制度功能的发挥,并使环评更具实效。

    2017年03期 v.17;No.95 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本质:民事财产权关系

    潘佳;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定性,直接决定与之相关的主体制度、权利义务内容,责任承担方式等。流域补偿的基础是作为保护地的上游区域开发利用资源有关的财产权受限所导致的利益不均衡,而引入的新的利益配置模式。流域补偿体现了发展权和生态利益的再分配,本质上是民事财产权的运行,进一步讲,是独立的资源物权主体之间的物权处分关系。流域补偿民事财产关系的证成,对于改变长期以来依赖中央政府投入的现象、减轻中央财政负担,理顺流域补偿的主体关系,以及完善保护者的救济途径等,意义重大。

    2017年03期 v.17;No.95 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资源环境研究_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

  • 水资源安全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李志斐;

    水资源安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与地区稳定的基础性要素。但是,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安全问题,其存在和发展会对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顺利开展与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构成巨大的安全挑战。对此,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安全治理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战略规划与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安全治理的需求,利用战略实施的主导性优势地位,提升整体的水资源安全,在改善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与影响力的同时,借助"水"的社会性影响因素,增强中国影响区域发展秩序和规则建设的力量。

    2017年03期 v.17;No.95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三维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展望

    郇庆治;徐越;

    在管理哲学或战略维度上,无论是以环保部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还是以发改委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都明确坚持了一种"五位一体"或"五要素统合"的总体思路,而影响着"五位一体"或"五要素统合"更高水平实现的困难或挑战,同时是认知深度和管理能力层面上的;在空间维度上,过去十年间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十八大之后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国家部委强势介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试点或创建,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中空间维度的重要性在于政策与制度创新的保证及其连续性,换言之,具体的行政层级并没有绝对的优先权;在政治维度上,社会主义的政治愿景或方向,虽然在一系列最权威文件中得到了明确肯定与确认,但在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界领域和中微观层面的政策创议及其实践中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就此而言,政治维度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示范区创建中的严重"短板"。

    2017年03期 v.17;No.95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从“权衡”转向“制衡”的制度机理

    钟茂初;

    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制度中,提出一个问题:"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同一主体双目标下的"权衡"还是两个主体间的"制衡"?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于:哪一种制度取向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环境规制目标。论文还从"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理性经济人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等相关问题中引申出经济—环境"权衡"与"制衡"的差别所在。提出经济—环境"权衡关系"逐步转向"制衡关系"的制度构建或制度改革的主张,并提出实现"制衡关系"的主要路径是:树立起对经济增长制衡作用的力量,强化外部决定的环境规制约束条件。采取这一逻辑思路,分析了现实中的几个相关制度问题:"绿色GDP"核算制度的无效性、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河长制"的合理性。

    2017年03期 v.17;No.95 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基于环境友好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研究——来自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经验证据

    项本武;张亚丽;

    利用DMSP/OLS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及能源消耗碳排放系数,核算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均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人均碳排放决定的动态面板模型,使用GMM估计方法检验了城市人口密度对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密度与人均碳排放呈U型关系,基于人均碳排放最小化的原则,中国城市最优人口密度为1.41万人/平方公里,我国70%左右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际人口密度低于其最优人口密度,从而表明,我国大部分城市实际人口规模低于其最优水平。为推进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对城市规模和密度的控制应考虑不同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差异,避免基于城市现有等级设定统一标准,对现有人口规模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加大控制力度,对低于最优人口规模的城市应该充分发挥其人口吸纳潜力;同时,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内部不同区域间的人口均衡分布,形成合理的总体人口密度,从而有利于中国城市人均碳排放的减少。

    2017年03期 v.17;No.95 7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 中国省域能源生态足迹空间效应研究

    冯银;成金华;申俊;

    选取30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单位作为基本空间单元,依据2004—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人均能源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运用STIRPAT模型的变式,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4年中国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期间中国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中国省域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人均GDP和建筑业总产值的提升对中国人均能源生态足迹有着正向的空间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出效率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均有利于降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

    2017年03期 v.17;No.95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6K]

新闻与传播

  • 科学家网络公共参与行为模式及其公共协商程度

    金兼斌;徐雅兰;

    科学家,尤其是自然科学家,很少是公共参与的积极分子。然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在许多争议事件中,如PM2.5空气污染和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中的言论越来越多被大众所关注。作为接受了系统科学教育和具备理性思辨能力的群体,科学家在网络空间参与有关话题的讨论时,其公共参与模式有什么特点?讨论的公共协商程度如何?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两个问题。研究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通过目标抽样,选取上百位加V认证的科学家及其微博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科学家在微博平台上网络公共参与的行为特征为:广泛参与,但程度不深、形式单一;社会议题占比多,常超越专业领域发声;不同学科科学家,网络公共参与议题偏好有明显区分。同时,影响科学家网络公共协商程度高低的因素有:科学家的学科专业、职称以及微博的发布方式、内容呈现形式以及议题与科学家专业的相关度等。本研究不仅扩展了我们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精英群体的公共参与行为的认知,也对促进科学家网络公共参与的良性发展具有实践启发性。

    2017年03期 v.17;No.95 9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 论网络政治性表达的内涵及价值

    陈堂发;

    网络政治性表达内涵主要涉及个体利益作为触发机制的"公共诉求"、基于政策载体的利益诉求与权威分配、针对公权行使的批评质疑、聚焦法治与人权侵害问题以及政权利益与主权利益的话语。该类属性的网络政治性表达能够产生积极的制度性功能:作为体制内权力监督设置的补充以及作为优化政府政策行为的公共设施。网络政治性表达的核心价值则体现为对包含深度、广度民主的优化,对秩序与能力兼顾的理性自由的锤炼以及对于社会公正价值的舆论型塑。

    2017年03期 v.17;No.95 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管理与经济

  • 财政分权、政府决策偏好与居民电费可承受力

    唐要家;尹温杰;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电力行业实行"省为实体"和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省级政府对居民电价水平的监管决策直接影响本地居民电费负担。居民电费可承受力反映了地方政府决策对增长与公平的偏好结构。全国层面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促使地方政府合理关注居民电费可承受力问题,全国总体上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为追求GDP增长而忽视公平的倾向。分地区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体现出和谐发展的模式,但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为富不仁"现象,西部地区则是不可持续的增长与公平状态。居民电费可承受力地区差异说明,资源禀赋并不是决定地区居民电费可承受力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执政理念和决策偏好决定了增长与公平的平衡性。因此,在重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中,建立包容性地方公共治理体系、深化市场化改革和精准扶贫至关重要。

    2017年03期 v.17;No.95 118-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汇率传递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

    王胜;孙一腾;

    本文通过假定不同的定价模式来引入两种特殊的汇率传递情况,从而可以在开放经济DSGE模型中重点分析汇率传递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汇率完全传递时,价格型工具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在整体上优于数量型工具。但是在汇率完全不传递的情况下,产出缺口会出现更长时间和更大幅度的波动,这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各有优劣。在面临外国生产率和本国成本推动冲击时,数量型政策工具则成为汇率完全不传递下更好的政策工具选择。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还是要兼顾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政策工具,在实施货币政策调控时需要重点考察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

    2017年03期 v.17;No.95 12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7K]
  • 国家应急管理现代化:意涵、标准与路径

    李尧远;曹蓉;许振宇;

    国家应急管理现代化包括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其衡量标准应当从"一案三制"、应急管理的过程性能力及应急能力成熟度等方面进行构建。国家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可以从树立现代应急管理理念、优化"碎片化"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预案体系的效能化建设、健全应急管理的非流程机制、建构政府主导的"多中心"应急管理主体体系、持续改进多元主体的应急能力成熟度等方面努力。

    2017年03期 v.17;No.95 141-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社会控制与供应链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基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

    冯华;包文辉;

    以283份调查问卷为样本,探讨了基于社会控制和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网络关系与供应链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对内部整合、外部整合两种供应链整合模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两种供应链网络关系与内部整合之间以及两种供应链整合模式与供应链能力之间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其次,内部整合在两种供应链网络关系与供应链能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外部整合在内部整合与供应链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内部整合、内部整合×外部整合均对两种供应链网络关系与供应链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产生间接影响;而信息技术与供应链能力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外部整合的作用来实现。

    2017年03期 v.17;No.95 15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 经济发展差异下县域土地引资竞争研究

    黄金升;陈利根;赵爱栋;

    土地引资竞争在县级层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地方政府土地引资策略存在差异,并通过工业地价的形成过程得以显现。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13年县级工业地价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县级工业地价与引资竞争、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县级政府在其辖区内的工业地价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关系;第二,由于地区引资竞争,工业用地出让价格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呈现为"U"型特征;第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县域地方政府土地引资竞争行为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最高,而西部地区的土地引资竞争现象最为显著。因此,当前的土地市场化改革应当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相契合。在重视土地引资竞争的阶段性与合理性的同时,通过土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更新及出让程序的完善,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引资行为,遏制恶性竞争的发生。

    2017年03期 v.17;No.95 16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