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黄贤金;

    结合十九大报告内容,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即包括:"三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方针",支撑美丽中国的"三个体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三个职责",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三个自然";分析了美丽中国所体现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秩序国土以及新型绿色化等方面的格局特征;基于上述认识,尤其是国土空间是美丽中国的载体性质,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国土空间融合机制、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绿色发展共享机制以及生态资本富民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支撑美丽中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新机制。

    2018年06期 v.18;No.10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资源环境研究_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

  •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钟茂初;

    基于"胡焕庸线"的生态承载力内涵,本文测度分析了长江经济带47个主要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并根据生态环境质量合意指标与实际指标之比较,分析了各城市的合理发展取向,得出: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的基本态势是,多数城市处于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边缘,多数城市"宜维持当前规模"。基于博弈分析,本文还讨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的责任分担与生态补偿的理论机理,得出:某一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责任应基于"生态价值分享指数",由所在城市、相邻周边城市、递延周边城市分担。

    2018年06期 v.18;No.104 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 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基于Meta方法的研究

    魏楚;韩晓;

    农村家庭能源转型事关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是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文献研究中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不同的判断,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仍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已经过渡到以煤炭为主。为了判断现有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本文基于已有的可得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提取了35篇文献中的73组效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已有文献在研究对象、样本特征、模型方法、解释变量等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由此导致了文献之间结论不一致。本文在控制住这些因素后发现,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家庭收入是驱动能源消费转型的主要因素。伴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劣质能源(生物质能)显著减少,电力等高品质商品能源显著增加,而煤炭、沼气等低品质能源消费量逐步趋于稳定。不同的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

    2018年06期 v.18;No.104 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 产权性质、环境规制与企业环保投资

    李月娥;李佩文;董海伦;

    本文以2013—2016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企业环保投资规模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加大而先减后增。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环保投资规模的相对值更高,非国有企业环保投资对环境规制的反应更为敏感;而在国有企业样本中,央企环保投资对环境规制的敏感性又强于地方国企。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规制的投资效应及其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为政府针对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而精准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8年06期 v.18;No.104 3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 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空间与行动策略

    叶托;

    环保社会组织良性有序参与环境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乐见其成的理想局面。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来调控环保社会组织所能获取的政治机会与资源,进而规范其参与环境治理的行为。根据调整对象和功能定位,这些制度可以被划分为机会扩展型、机会收缩型、资源支持型和资源抽离型等四种类型。每一种制度背后都寄托着我国政府的不同期许。为了适应这四类制度,我国环保社会组织在政治机会层面采取了回避、用足和权变等策略,在资源层面采取了"断洋奶"、"吃母乳"和多元化等策略。

    2018年06期 v.18;No.104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资源环境研究_环境资源法

  • 论环境侵害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与司法适用

    张忠民;黄茜;

    环境侵害具有特殊性,其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因为环境权具有人格属性、环境侵害的精神损害可达到严重程度且如此适用符合救济法理。梳理学说要义,发现环境侵害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分析司法实践,其归责原则的选择和适用基本上与学说梳理的结论一致,但诉讼请求的设计、举证责任的分配等对理论提出了挑战。应当通过明确环境侵害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设置精神损害赔偿的高低限额、划定精神损害的客观鉴定标准等方法,完善环境侵害精神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司法适用。

    2018年06期 v.18;No.104 5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环境权的中国生成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展开

    吴卫星;

    环境权是一项新兴的宪法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虽然没有明文确认该权利,但是一些中央立法、地方立法以及司法裁判已经对于环境权或者环境权的某些子权利予以承认和保护。环境权在我国属于正在生成中的权利,其与一般民事权利的区别在于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但是仍然不失为个人的权利。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当对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予以积极的回应,在人格权编和物权编中规定环境人格权、环境公共地役权和环境获益权。

    2018年06期 v.18;No.104 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 环境利益在民法分则中的规范展开与限度

    徐以祥;李兴宇;

    基于公民环境利益保护需求,建议革新民法权利类型,设立典型环境私权,并确定其侵权责任构成与承担方式。环境利益在民法中的规范展开,须遵循民法基本逻辑与方法,故仍应以人身财产权益为民法保护限度;环境公益损害请求权基础,应在公法规范中寻求。环境利益的实现,不能仅依托于民事立法,须公私立法协同共治,才能充分保障环境私益与环境公益,实现人与自然的正义和合。

    2018年06期 v.18;No.104 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环境哲学

  • 论中华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

    夏澍耘;

    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孕育母体和演进主体的文明形态。中华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是一种根源性、群体性智慧。顺天时、量地利、取用有度、有机循环、多样平衡的实践智慧,"万物一体""和实生物""天地大美"的观念智慧,植根于农耕文明又护佑了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蕴藏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深层奥秘。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的智慧精华,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8年06期 v.18;No.104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新闻与传播

  • 简论新闻规律的个性特征

    杨保军;

    作为规律系统中的一类,新闻规律具备一般社会规律的主体性、客观性、稳定性、具体性、历史性特征。与此同时,新闻规律作为新闻活动领域性规律,具有基于自身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新闻规律是系统性的主体交流规律,是以新闻传收关系规律为核心的主体性规律,是以新闻信息为根本内容的交流规律。

    2018年06期 v.18;No.104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 从“他者”想象到非西方“自我”媒介构建:一项结合新闻框架和语料库分析的国际财经报道研究

    钱晶晶;张菡芝;

    本研究聚焦CCTV、RT、Al-Jazeera、Press TV四家非西方国家主流媒体近年来的财经新闻报道,研究其对国际重大经济事件的报道特点。结合新闻框架分析和语料库统计的优势,重点考察了非西方媒体对2016年以来七件重大国际财经新闻的报道,分析其报道框架、价值定位及其对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媒体呈现特征。本研究表明,在西方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非西方媒体对经济全球化持较为强烈的支持态度,并高度关注以中国为主导的重大国际经济事件,非西方国家正逐渐从被代表的"他者"进化为有共同愿景的利益攸关方群体,这一趋势正逐渐在非西方媒体的国际财经报道中显现出来。

    2018年06期 v.18;No.104 10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 异邦图景、超级英雄与政治象征——“新军事电影”的影像话语探究

    张健;张晶;

    近年来,国产电影中出现了一系列以《战狼2》《红海行动》为代表的新军事电影。从福柯的话语理论来看,"新军事电影"在异邦图景的刻画、超级英雄的塑造与政治象征的利用等方面业已形成了一些被反复使用的影像"陈述",它们初步编织出一套有着国族力量所指的、自成一体且互为文本的"新军事电影"影像话语。新军事电影既叫好又叫座,是新时代语境下政治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今后中国的政治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18年06期 v.18;No.104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管理与经济

  • “技术索权”视角下信息弱势体公共服务供给的偏狭性及其治理

    杨嵘均;

    "技术索权"是相对于"技术赋权"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意在说明人们的权利行使受到技术的约束和限制。"技术索权"的视角来看,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智能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剥夺了一部分公民平等享受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信息权利,并由此产生了信息弱势群体。然而,国家和政府还没有充分关注到这一弱势群体权利失却的问题,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信息弱势群体公共服务供给被严重忽视乃至忽略。事实上,从政治哲学层面来看,信息弱势群体公共服务供给偏狭性的问题是一个有悖于现代公平正义与公共精神的社会问题。所以,国家和政府必须充分关注并保障信息弱势群体所应享有的信息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正当需求,努力构建一个突破"技术索权"限制的信息弱势群体公共服务供给的运行机制,以维护和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正义性和公共性。

    2018年06期 v.18;No.104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程度测算及去产能政策有效性研究

    邓忠奇;刘美麟;庞瑞芝;

    钢铁行业去产能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区,为顺利实现去产能任务,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那么,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程度到底如何?已经实施的去产能政策是否有效?本文利用2001—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看,样本期间以2008年为拐点,大部分省市的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产能利用率在2013年经历短暂上升之后又开始下降。利用断点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将2013年作为政策断点,中国去产能政策在短期有效,这解释了2013年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但长期效果不明显。最后,从去产能的标准、激励相容政策以及政策的外部条件三方面提出了中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建议。

    2018年06期 v.18;No.104 13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3K]
  • 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与演化研究——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案例

    熊英;张俊杰;

    大学正在从创新创业的支撑型机构向主导型机构转变。本文以麻省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剖析以大学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与演化规律,为我国创建一流的创业型大学、明确大学在创新创业中如何担任主体角色提供范式。案例研究发现,麻省理工学院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大学为主导、为轴心的生态系统,由功能互补、相互依存的麻省理工学院、企业、政府和校友四大主体构成。基于衍生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资金与服务性平台组织,该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由创业活动、科技研发与创业教育三角循环的内生系统与企业、政府和校友所构成的创业环境,亦即外生系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外系统的交互形成了边界不断扩展的可持续发展创业网络。

    2018年06期 v.18;No.104 143-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 中国情境下的绩效考核政治行为结构研究

    张光进;

    以考核者会故意扭曲评价结果为着眼点的绩效考核政治研究,为认识考核偏差提供了新的视野,然而国内关于绩效考核政治行为结构这一基础性研究的缺失成为该领域继续深入探究的瓶颈。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分析表明:绩效考核政治行为与特定的文化情境密切关联,中国的绩效考核政治行为由41个条目构成,抬高型评价远多于贬低型评价;其二阶因素结构包含公私兼顾型高评、伪善自私型高评、损人利己型低评和为公恶人型低评4个二阶因子以及9个一阶因子。这一研究发现首次实证支持了操控评级行为——评价者动机两维四象限的理论模型,从对评价者影响的角度拓展了对绩效考核政治行为的三维认识,也为进一步研究其形成机理和影响效应提供了测量工具。

    2018年06期 v.18;No.104 15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总目录

    <正>~~

    2018年06期 v.18;No.104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 学报影响力指数和影响因子均位居全国综合文科学报前列

    孙洁;

    <正>"2018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在本次会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8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绩喜人:影响力指数204.460,比上年度的195.849又有提升,列全国综合文科学报第12位;影响

    2018年06期 v.18;No.10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正>本刊特色:倡导绿色文科,逐步打造全刊单一主题综合性品牌学报本刊定位: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国内高端学术平台,广受学界尊敬的新锐文科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2000年创刊以来,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办刊导

    2018年06期 v.18;No.104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下载本期数据